目录
1.背景介绍
2.知识剖析
3.参考文献
4.更多讨论
旅行时我们顺利到达一个又一个的目的地;生病时我们快速地找到医疗科室;超市里我们在数以万计的商品中找到心仪的商品。
完成这些事情我们不经意间借助了无数的引导,可能是路边的指示牌、手中的地图、楼层号码、指示箭头等等,这些引导在无形中帮助我们高效正确地完成一件事情。
产品中的引导,是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产品的特色以及产品的使用方式,轻松上手去体验产品的功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用户引导的目的
站在产品角度,通过用户引导,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让新用户快速了解使用产品
吸引用户使用操作新功能或指定对象
提前给予用户帮助,提升产品体验的愉悦度
站在用户的角度,通过用户引导,有以下几个目的:
降低学习成本,迅速上手使用产品
告知有价值的信息,减少时间和精力开支
提前预知帮助,愉快的学习使用产品
哪些内容需要引导?
(1)产品特色
展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最有特色的点,让用户清晰地了解该产品和同类产品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2)产品操作
并不是所有产品功能都需要新手引导
产品的页面、功能和交互设计应该首先尽量做到自解释,让用户自行探索也可以快速上手用起来
部分复杂功能和特殊交互需要对用户进行引导
(3)产品新功能
产品上线新功能后,往往会给用户一些提示,引导用户去体验新功能,不然在众多功能中,用户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更新了哪些内容
如何做引导?
交互五要素:
用户、目的、行为、场景、媒介(模式)
用户:
新用户?老用户?新手用户?中级用户?高级用户?活跃用户?不活跃用户?
目的:
要达到的目标?用户能得到什么好处?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行为:
要引导用户做什么样的行为?点击?滑动?摇一摇?引导和用户怎么交互?
场景:
被引导对象的使用场景?需要在什么场景下触发?第一次使用?新功能?
模式:
蒙版/遮罩?浮层/气泡?
引导的方式
幻灯片引导
一般出现在APP第一次启动时候,由3-5个页面组成。通过近全屏的方式向用户展示该app能为用户解决什么样的需求
优点是可承载信息多、排版自由和展示方式多样,但同时也会导致关键信息难以聚焦
因此幻灯片引导设计的核心是聚焦、精简和创新
从内容上说,幻灯片的引导可分为功能型和故事型
功能型:突出产品核心功能,切切实实告诉用户使用我们产品能做什么
故事型:建立场景,让用户感同身受,使用户与产品达成共识与连接。大概3表达方式:讲故事、情感共鸣、强调痛点。
蒙层引导/遮罩式引导
在产品的整个界面上方用一个黑色半透明蒙层进行遮罩,蒙层上方对界面进行圈注,旁边配以手势、文字、符号、插画等
这种引导方式可以让用户聚焦了解被圈注的功能点或手势说明,不被页面中其他的元素所干扰
蒙层引导又可以细分为单页蒙层引导和分步引导
(1)单页蒙层引导
单页蒙层引导的适用场景非常多,比如:在展示新功能、说明界面中功能位置的改动、讲解操作方式、体现特定的手势交互划分说明界面的整体结构等等
(2)分步引导
分步引导就像上楼梯一样,会一步一步由浅到深地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这类引导方式常用于界面相对复杂或完整交互流程比较长的工具类产品,带领用户快速了解每个功能的收纳位置,或让用户以最短路径完整体验一遍操作流程
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因为引导过程是连续的,用户不可以自己控制步骤,所以有时候会让用户产生厌烦情绪
浮层式引导/气泡提示引导
浮层是一种轻量级但目标性很强的引导方式,一般是半透明浮层+文字。大部分浮层式带有箭头,目标明确,用来提示重要功能、新功能或一些隐藏操作,一般为非模态形式,对用户干扰小
多媒体引导/动画、视频引导
动画、视频、GIF的共同优点是非常直观并且具有吸引力。用户可以根据动态演示,很快地理解整个产品。但这类引导方式内容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10秒以内
这一种方式适合操作比较复杂或动态演示比较有冲击力的产品
嵌入式引导
将引导的图标或文字直接嵌入到界面中,可以嵌入到状态栏、导航栏或工具栏,最常见的是嵌入到主体内容界面中
嵌入式引导又分局部嵌入和整体嵌入
局部嵌入就是保留当前页的内容,同时增加引导提示。为了保证对象不埋没在信息流中,有效地引起用户注意,需要从视觉上做处理
整体嵌入则是将引导做为一个整体代替页面内容的显示,多使用在“空状态”的情况下,包括初始状态、清空状态和出错状态
空状态引导
新用户初次进入产品后,会面临很多页面内容都为空的情况,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页面的空状态去很好地引导用户从无到有的去创建内容
如果空状态页面只是简单告知用户‘这里没有内容’,用户往往会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时机去引导用户去尝试对应的操作
预加载任务
预加载任务是指在用户进入产品后,自动为用户创建了一些和产品形态相关的示例,而不是留给用户一个空页面
在引导的同时突出了产品的特色,借用本身的形态让用户沉浸在产品的真实场景中去学习,在后续产品的使用中上手速度更快
此类引导最常用于工具类产品,比如:原型工具、设计软件、文档、任务清单等产品
互动式引导
该类引导较为隐蔽,通常在用户与产品互动过程中发生,引导用户完成后续操作行为
常见的包括手势操作,同样也会有语音操作
教学式引导
教学式引导会结合产品实际使用场景,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进行操作,鼓励用户参与其中,边学边用
这种方式很容易让用户沉浸其中、快速学习,并且因为有及时的操作反馈,所以用户很容易获得强烈的成就感
这种引导方式常见于工具类产品和游戏
引导还有哪些设计要点?
1. 文案精准,通俗易懂
好的文案和排版可以洞察用户的心理,利用产品特性,以最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方式让用户迅速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一个人的短时记忆一般只能记得5个字,最多记得9个,文案字数过多用户很容易遗忘和出现记忆的偏差。所以在新手引导中的文案要简短、有效、突出重点!如果实在无法精简的话可以考虑用文字分层
2. 内容不要过多,明确显示进度
不要填鸭式地给用户一次灌输过多的信息
确保只提供给用户最适时和必要的帮助,保留用户主动探索的权利和积极性,同时让用户实时知道自己的进度
3. 让用户有成就感
用户完成引导中的任务或操作时,给予用户及时的反馈,或者对用户进行鼓励,带给他们成就感
在设计比较长的引导任务的时候记得要“用最短路径让用户获得最好的成果”,让用户产生“哇!我这么厉害!”的感觉
比如:在游戏教学中常常会让用户迅速享受到满血通关的快感
4. 与品牌相近的风格
引导的风格基调最好和品牌风格一致
产品的每个部分如果都能传达给用户同样的品牌形象,就可以加强品牌在用户心理的认知
5. 增加趣味性
尝试让自己的引导更有趣,让用户愿意看、喜欢看
6. 在合适的时机出现
引导不是骚扰,所以并不需要一股脑儿地把所有东西都教给用户,要有界限感
要确保引导不会打扰到用户本身的操作,最好能仔细分析用户行为预判他接下来可能需要的操作,在用户恰好需要一些提示的时候适时出现,无所适从的用户会觉得这款产品很贴心
7. 可以跳过可以随时忽略
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是需要引导的,也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愿意被引导,所以要给用户选择的余地,让用户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进行选择
参考一:8种引导方式,7个设计要点,让你全面了解新手引导!
参考二:关于引导设计,你要知道6种的模式(用户篇)
参考三:用户引导:让设计不再小透明
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