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桂楠
目录
1.什么是收藏
2.怎么去收藏
3.思考
收藏是个性化地整理信息资源。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我们产品经理想好如何将信息构架好,能更好的传播出去的时候,我们也通过个人方式将信息局限在那里,用户接收信息的时候,有个人的喜好之分,打破局限,那么用户的需求就出现了。 当用户渴望再次查看某个信息时,我们怎么会忍心让用户再次花费时间成本去走功能流程,去苦苦回忆产品结构层次呢? 为了让用户能够顺利而又快速地找到留恋的信息,允许用户“个性化”地整理信息,这种“个性化”体现在满足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私人情感”或”独特思维”对留恋的信息进行整理。这样收藏就出现了。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首先要考虑的是收藏的内容单位的大小,一篇文章可以直接被收藏,文章里的图片,音频等小单位亦可以被收藏。这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事情,一、尊重一篇文章的完整性,那么可以被收藏的单位就是整篇文章。二、方便用户对自己想要的内容进行收藏,让内容自由度最大化。
确定好可收藏单位后,收藏流程在脑子里大概出来了,如何让收藏变得轻松,使用阻力小,可以将添加按钮放在可以收藏单位比较显眼的位置里。 关于音乐类型的收藏大部分都是一颗爱心按钮,而文字类的收藏大部分是一个五角星按钮。 爱心从形状来看就是喜爱的意思,喜欢一首歌才会去收藏,很好理解 五角星的出现是标签的演变,ie6算是五角星的鼻祖,让广大用户接受了这样一个图标的设定,久而久之,五角星也变成了标记的按钮(比方说微信的星标)
添加到收藏后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这样的设计符合用户习惯,对于信息也是一种合理分家(这时候要考虑一个问题) 用户自定义分类的基础设施如何设计? 这个过程中,用户需要得到足够的自由和适当的发挥空间。大多数产品(包括微信和网易云)都给用户自定义分类的关键字,如标签名称、歌单名称等。
在收藏的信息比较多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快速寻找的功能。关键字也好,标签也好。相当的重要,让收藏功能尽善尽美。
不同类型产品的收藏功能背后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浏览器的收藏可能是为了重复的访问,所以演化为了书签;阅读类产品的收藏可能是为了日后的检索查阅,所以需要具备标签和检索功能;社区类产品的收藏会有聚合功能,所以很多社区的收藏增加了发布和分享的功能,提供了另一种UGC和粘合新用户的方式。
感谢大家观看
BY :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