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反馈的三种形式:Toast、Snackbar、Dialog
谭品鸿
一.什么反馈机制
二.Toast
三.Snackbar
四.Dialog
五.小结
六.更多讨论
互联网产品存在两套反馈机制:
一套是有明显界面变动的反馈,例如你点击淘宝列表页,立马就进入了商品详情页,页面的及时跳转是明显的视觉反馈;再比如你输入完账号密码,点击登录,登录成功,并进入了APP首页,这也是很明显的视觉反馈。
如果某种反馈不明显该怎么办?例如,你登录的时候你输错了账号密码,点击登录,是进入不了APP的,这个时候大部分产品都会给予toast提示用户:密码或账号输入错误,请重试。你看到这个提示之后,就会知道自己改怎么做了。这就是反馈的第二套机制:通过设计不同的形式来提示用户。
常见的反馈有三种形式:Toast、Snackbar、Dialog
Android中的Toast是一种简易的消息提示框,toast属于一种轻量级的反馈,常常以小弹框的形式出现,一般出现1到2秒会自动消失,可以出现在屏幕上中下任意位置,但同个产品会模块尽量使用同一位置,让用户产生统一认知。
作用:告知用户任务状态,操作结果,例如:发送成功,加载中,删除成功。
注意事项:考虑到显示的时间,容易被用户忽略,不适合承载过多的文字和重要信息。 在样式上,尽量和产品整体风格保持一致,这样会更和谐,不至于突兀。
Snackbar 是一种针对操作的轻量级反馈机制,通常出现在手机屏幕或者桌面端左下方,以浮动弹出框的形式存在。
与Toast相同:Snackbar也会出现屏幕所有层的最上方,包括浮动操作按钮;短暂出现后,会主动消失。但Snackbar带有一定的交互性,用户触摸屏幕其他地方后自动消失,也可以在屏幕上滑动关闭。Snackbar继承了toast的所有特性,即:为小弹窗的形式,会自动消失。
与Toast差异:①可以出现0到1个操作,不包含取消按钮;②点击Snackbar以外的区域,Snackbar会消失;③一般只出现在屏幕底部。
小结:Snackbar只出现在Android平台,提示程度比toast稍重,介于Toast和Dialog之间。
四.Dialog
如果Toast和Snackbar两种形式都不足以达到你需要的反馈强度,则推荐你使用Dialog的形式,即对话框提示。Dialog是一种针对操作的重量级反馈机制,通常直接出现在手机屏幕中间,常常以弹框的形式出现。Dialog不会自行消失,必须用户操作后(点击确定或关闭)才能消失
Dialog有两种使用场景,第一是很强的消息提示;第二是重要的运营消息。
注意事项:由于Dialog不会自行消失,必须用户操作后(点击确定或关闭)才能消失,所以会打断用户当前任务,这会增加用户的焦虑和不安感,影响用户体验,请谨慎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Dialog形式来提示用户,可以尝试在视觉上做得更有趣,减少用户的焦虑和不安。
五.小结
所有的设计形式都是服务于产品功能,而产品功能则来源于用户需求、公司战略、老板意志等方面。在知道每种设计形式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让设计形式服务好用户和公司。